我记得那天北京下着小雨,我穿着从淘宝买的"职场风"白衬衫,拖着一个粉色行李箱,
像所有初来北京的年轻人一样,眼里闪着光。第一个住的地方是五道口的一间群租房,
8个人共用一个卫生间,我的"房间"其实是客厅用木板隔出来的一个小格子,
连窗户都没有。房租1200,对当时月薪3500的我来说,已经是极限了。"没关系,
这只是开始。"我在日记里这样写道。第一次被房东赶走是在第67天。
因为邻居投诉我们太吵,房东直接让所有人搬走。我拖着行李箱在街上走了一整夜,
最后在24小时麦当劳里坐到天亮。那时候我哭过,但哭完就继续找房子。
第一份工资到账是在第89天。看到银行短信的那一刻,我在公司厕所里激动得跳了起来。
3500块,扣掉五险一金,到手2800多。我给妈妈发了个红包,200块,
备注写着:"妈,我在北京挣钱了!"那一年,我搬了4次家,换了2份工作,瘦了15斤。
但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回家。第二年:渐入佳境的麻木(第366-730天)2022年,
我开始"适应"北京了。工作稳定下来,从实习生转正,月薪涨到了6000。
我搬到了现在这个12平米的一居室,有独立卫生间和小厨房,虽然很小,
但至少是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空间。
最少的钱吃到最饱的外卖- 如何在朋友圈里只发开心的事情我认识了几个同样北漂的朋友,
我们会在周末一起去簋街吃饭,会在深夜的便利店里买醉,
会互相安慰说"我们都会好起来的"。但慢慢地,我发现自己变了。我不再像第一年那样,
每天晚上都要给家里打电话。我学会了"报喜不报忧",
电话里永远是"我很好"、"工作很顺利"、"北京挺好的"。我不再为了省钱而纠结,
但也不再为了小小的成就而狂欢。我开始习惯孤独,习惯一个人吃饭,一个人看电影,
一个人过生日。习惯了每天早上7点挤进13号线的人潮,
在摇摆的车厢里被陌生人的体温包围却感到彻...